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克服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不足,通过解耦方法建立了建筑能耗快速预测模型.以中国冬冷夏热地区典型建筑为研究对象,依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将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分为运行属性因素和自有属性因素两类,以运行属性参数为基准,自有属性参数为修正,依据主元解耦方法,建立了典型建筑冷热负荷计算快速预测模型,并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软件EnergyPlus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以下;与实际运行数据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011年为13.14%,2012年为8.56%,其主要原因是建筑的同时率分别高于设计值16%和13%;与软件EnergyPlus和Design Builder相比,该模型计算快速、简捷且能够用于设计阶段.该建筑能耗快速预测模型对建筑的设计和运行优化具有一定工程价值.
推荐文章
冬冷夏热地区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冷热源方案比选
冬冷夏热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冷热源
冬冷夏热地区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冷热源方案比选
冬冷夏热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基地
冷热源
能源互联网系统用户侧冷热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能源
非工业生产建筑
冷热负荷
能源负荷预测模型
Energy Plu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冬冷夏热地区典型建筑负荷预测模型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建筑能耗 能量守恒 负荷预测 EnergyPlus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8-35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1
字数 681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85.2017.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胥建群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3 869 16.0 24.0
2 孙剑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106 5.0 10.0
3 黄喜军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9 2.0 2.0
4 张方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11 2.0 3.0
5 陈飞翔 东南大学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57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筑能耗
能量守恒
负荷预测
EnergyPlu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季刊
1003-7985
32-1325/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1984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