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按照旧产程标准管理的孕妇5 385例设为对照组,按照新产程标准管理的孕妇6 836例设为研究组,排除经产妇、瘢痕子宫、双胎妊娠、前置胎盘、骨盆狭窄、胎儿畸形及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等具有绝对剖宫产指征的病例.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剖宫产原因、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25.19%(1 722/6 836)和28.79%(1 550/5 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因活跃期停滞行剖宫产742例(43.09%),对照组757例(48.83%);研究组因第二产程延长行剖宫产64例(3.72%),对照组93例(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儿预后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产钳助产例数分别为113例(1.65%)和110例(2.04%);产后出血分别为534例(7.81%)和407例(7.56%);绒毛膜羊膜炎例数分别为96例(140%)和58例(1.08%);新生儿窒息例数分别为69例(1.01%)和42例(0.78%);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别为9例(0.13%)和6例(0.11%),两组以上母儿预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产程应用后剖宫产率降低,主要是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为指征的剖宫产率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影响.
推荐文章
新产程标准下总产程>24h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新产程
分娩
母儿预后
新生儿窒息
采用新产程标准产钳助产的相关因素及母儿结局的研究
产程新标准
Friedman产程标准
第二产程延长
产钳助产
新旧产程标准管理对分娩和新生儿结局影响的分析
产程
分娩方式
新生儿
分娩结局
影响分析
新产程标准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新产程标准
分娩
产程
剖宫产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旧产程标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新产程标准 产后并发症 新生儿窒息 妊娠结局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7-5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90/j.issn.1672-1861.2017.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清 37 153 8.0 10.0
2 陶立元 72 235 11.0 13.0
3 王丁然 4 27 3.0 4.0
4 叶圣龙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6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产程标准
产后并发症
新生儿窒息
妊娠结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