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垂直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井间地震中,地震波的传播方向及波场特征,采用高斯束方法对复杂构造进行波场正演模拟.分析VTI介质中地震波的群相关系,并提出群相数据库思想来解决地震波在VTI介质中传播的方向和速度问题,改善了波场正演模拟的算法.同时高斯束正演方法不仅能够解决复杂构造的盲区问题,且其动力学特征更能反映各向异性介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较VTI介质频率-空间域弹性波正演模拟方法,正演结果一致且计算效率高,能有效分辨地震波场特征,为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提供了借鉴.
推荐文章
斜井井间地震高斯射线束正演方法
斜井井间地震
高斯射线束
射线追踪
合成地震记录
利用谱元法正演数值模拟地震波传播
地球物理方法
地震波
谱元法
数值模拟
高斯束线性正演模拟方法研究
Born近似
高斯束
合成地震记录
起伏地表
面向目标
VTI介质频率-空间域准P波正演模拟
VTI介质
正演模拟
优化差分算子
边界条件
频率-空间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VTI介质井间地震高斯束正演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井间地震 群相数据库 垂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高斯束 正演模拟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1-79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31.4
字数 4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749.2017.06.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继川 5 9 2.0 2.0
2 张林 9 19 2.0 3.0
3 江桂 3 8 2.0 2.0
4 史朝阳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间地震
群相数据库
垂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高斯束
正演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双月刊
1001-1749
51-1242/P
大16开
成都理工大学内
62-3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