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一种将燃料与氧化剂分别切向喷注的急速混合管状火焰燃烧技术,开展了甲烷富氧燃烧实验研究,探讨了稀释剂添加方案、流量以及燃烧器入口宽度对火焰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燃料侧与氧化剂侧均注入二氧化碳稀释剂,且在两侧流速相同的情况下,火焰结构更均匀;随着燃料与氧化剂流量增大,混合效果增强;入口宽度越小,混合效果越佳,高氧气浓度下有效防止扩散火焰的形成,获得了当量比为1.0的纯氧稳定火焰.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可燃范围增大,且不同入口宽度对可燃范围影响微小.
推荐文章
电场对甲烷-空气混合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电场
甲烷
混合气
火焰传播速度
燃烧压力
离子风
传热
传质
扩散过滤燃烧火焰特性
火焰高度
火焰形态
扩散过滤燃烧
氢气/甲烷扩散火焰特性实验研究
扩散火焰
抬举高度
层流燃烧速度
射流出口速度
红外图像法研究富氧火焰燃烧特性
石油焦
富氧燃烧器
红外图像
热态试验
温度修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急速混合管状火焰的甲烷富氧燃烧特性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管状火焰 混合 可燃范围 火焰结构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2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6
字数 46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6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宁飞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131 566 12.0 15.0
2 李军伟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31 115 6.0 10.0
3 石保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5 1 1.0 1.0
4 朱志强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3 1 1.0 1.0
5 赵晓尧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4 1 1.0 1.0
6 初庆钊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富氧燃烧
管状火焰
混合
可燃范围
火焰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