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亮斑扁角水虻(Hermitia illucens)可高效处理有机废弃物如禽畜粪便、餐厨垃圾等,并且其营养物质丰富,可加工成动物饲料。因此,亮斑扁角水虻养殖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在饲养亮斑扁角水虻过程中发现其幼虫具有一定的耐饥力,且饥饿影响其发言进程。因此,本研究拟探寻一种可以通过饥饿调控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发育进程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供水条件下(温度:28℃±0.2℃),5~13日龄幼虫耐饥力不同,5~7日龄幼虫能维持30d以上不进入预蛹,且7日龄的耐饥力最强;8~13日龄幼虫可以进入预蛹且预蛹率和饥饿时的日龄有关。因此,7日龄幼虫为调控亮斑扁角水虻发育的关键日龄。本研究可为生产养殖中人为调控亮斑扁角水虻生长发育,同时在饥饿后预测其发育历期提供依据,还可为亮斑扁角水虻进一步耐饥力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碱催化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虫脂 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
虫脂
生物柴油
甲酯化
响应面法优化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部分替代人工饲料对黑斑蛙生长影响研究
黑斑蛙养殖
部分替代
亮斑扁角水虻
昆虫饲料
亮斑扁角水虻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
黑水虻
抗菌肽
生物柴油
昆虫蛋白
壳聚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日龄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耐饥力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昆虫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 耐饥力 日龄 生理 发育进程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53
页数 1页 分类号 S899.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朝亮 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24 2383 23.0 34.0
2 朱芬 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9 258 8.0 15.0
3 吴家园 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5 0 0.0 0.0
4 刘馨桧 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 0 0.0 0.0
5 李梦雅 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昆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亮斑扁角水虻
耐饥力
日龄
生理
发育进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昆虫研究
不定期
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