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研究范式发生转变,"编码/解码"理论也随之淡出文化研究领域。通过对初稿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1973)与终稿Encoding/Decoding(1980)文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霍尔在1973~1980年,通过对列维-斯特劳斯、早期符号学和语言学的重新启用,以及对葛兰西的再发现,扬弃了"编码/解码"理论。他不仅由此发展出了自己的"接合理论",为当时"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僵持不下的局面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而且,也通过话语理论关注了福柯,成为他后期"表征理论"的重要源泉。完善后的"编码/解码"理论,更多局限于传播学,而霍尔借此萌发出的"表征理论",成为他日后文化研究的重要视角。
推荐文章
从编码/解码模式看《疯狂的外星人》
斯图亚特·霍尔
编码
解码
疯狂的外星人
论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弹幕"编码与解码
弹幕
编码/解码
青年亚文化
基于单片机和PT2272的编码解码方法
实时控制
网络
编码
解码
驱动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解码时延分析
混合分代
网络编码
冗余编码包
解码时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由“编码/解码”走向“表征”——重读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斯图亚特·霍尔 编码/解码 表征理论 接合理论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9
页数 12页 分类号 G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爽 上海大学文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斯图亚特·霍尔
编码/解码
表征理论
接合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