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16WCEE上,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重要性再次引起重视.本文阐述了建筑结构台阵对于结构抗震设计的意义,分析了结构台阵在美国、日本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台阵的布设原则,给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论和建议如下:(1)建议地震年损失率可作为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中用于代表性建筑结构选择的首要依据;(2)建筑结构台阵的布设需考虑基本原则、结构动力分析、振动台试验和实际震害;(3)为了研究建筑结构在经历地震前后的动态特性及其响应,需要对于结构进行脉动测试;(4)建筑结构台阵的未来发展具有高度智能化、精细化、低成本化、多功能化等特点.
推荐文章
北京市人大办公楼的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研究
结构地震反应
观测台阵
应用实例
台阵布设
流动地震观测台阵数据快速整合研究
流动地震观测
数据格式转换
C#编程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流动观测现状及进展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
流动地震观测
深部结构探测
高分辨率台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 结构抗震 布设原则 智能化 多功能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31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197/j.eeev.2017.03.57.zhoubf.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礼立 203 4750 37.0 61.0
2 温瑞智 66 582 12.0 22.0
3 公茂盛 24 479 10.0 21.0
4 周宝峰 10 82 6.0 9.0
5 樊圆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
结构抗震
布设原则
智能化
多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双月刊
1000-1301
23-1157/P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9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9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