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水沟流路1976年行河以来,来水来沙条件及河道边界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1976年黄河行河清水沟以来利津至河口河段6—10月有观测资料的险工不同流量级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黄河下游防洪及河口治理提供参考.分别对清水沟流路原河道行河和清8汊行河两个时期水位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清水沟流路原河道行河时期(1976—1996年)各险工的"抬升—降低—抬升"水位变化过程基本与清水沟流路原河道"淤积—冲刷—淤积"的演变过程相对应.清8汊行河时期(1996—2015年)研究河段水位受河道改汊、挖河固堤工程、小浪底调水调沙等影响,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尤其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除王家庄外各站3000 m3/s流量对应水位较改汊前都下降了1 m以上,充分体现了水位的升降与来水来沙条件、河道边界条件之间的关系.
推荐文章
调水调沙后山东黄河艾山至洛口河段主槽水位及冲淤变化分析
水位
水面比降
冲淤量
输沙率法
输沙效率
近年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特性分析
黄河河口河道
来水来沙
纵比降
断面形态
淤积延伸
2018年汛期黄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分析
排洪能力
河道
黄河下游
汛期
2018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76年以来黄河利津至口门河段险工水位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险工水位 清水沟原河道 清8汊河 河道边界条件 水沙条件 黄河口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防洪治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8,1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856|TV882.1
字数 47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7.1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由宝宏 2 6 1.0 2.0
2 张娜 1 0 0.0 0.0
3 王春华 1 0 0.0 0.0
4 卢书慧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险工水位
清水沟原河道
清8汊河
河道边界条件
水沙条件
黄河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