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能够引起哺乳动物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促炎因子的释放.通过细胞表面的先天免疫分子受体识别LPS是感染性休克的重要过程.严重感染,如肺炎、脓毒血症等是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主要原因.LPS受体的识别、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是解决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重要环节,理解类脂A的生化修饰过程及其在发病机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苦参碱对PRRSV/LPS共刺激诱导小鼠炎症反应的作用
PRRSV/LPS
苦参碱
间质性肺炎
IL-1β
TNF-α
白细胞
上调miR-24对急性肺损伤幼龄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miR-24
IL-1α
急性肺损伤
幼龄大鼠
炎症反应
圆齿野鸦椿果实总黄酮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圆齿野鸦椿
总黄酮
炎症
RAW264.7细胞
脂多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PS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及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LPS 炎症反应 作用机制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6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姬新颖 河南大学医学院 16 63 5.0 7.0
2 贺雅静 河南大学医学院 3 17 1.0 3.0
4 高荧苒 河南大学医学院 2 20 2.0 2.0
5 曹承华 河南大学医学院 1 17 1.0 1.0
8 施中东 河南大学医学院 1 1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PS
炎症反应
作用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7606
41-1361/R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36-214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8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