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浸渍法在普通玻璃上制备了纯BiVO4薄膜和BiOBr/BiVO4异质结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薄膜光催化剂的XRD图谱显示:纯BiVO4薄膜为单斜白钨矿结构,BiVO4与BiOBr复合后,BiVO4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BiOBr为四方氟氯铅矿型,且均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纯度.在模拟太阳光的辐射下,以亚甲基蓝染料为目标污染物,对薄膜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在光下照射3 h后,纯BiVO4和BiOBr/BiVO4异质结薄膜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63.33%和85.14%.与纯BiVO4薄膜相比,BiOBr/BiVO4异质结薄膜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
推荐文章
Co-BiVO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催化剂
钴-钒酸铋
异质结
水热
降解
BiVO4/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O2研究
CO2还原
光催化
钒酸铋
石墨烯
甲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iOBr/BiVO4异质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BiOBr/BiVO4 薄膜 浸渍法 光催化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
字数 2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赖康荣 昌吉学院物理系 12 25 2.0 5.0
2 马晶晶 昌吉学院物理系 1 1 1.0 1.0
3 田海娜 昌吉学院物理系 1 1 1.0 1.0
4 杨梅 昌吉学院物理系 1 1 1.0 1.0
5 冷梦婷 昌吉学院物理系 1 1 1.0 1.0
6 李如嫣 昌吉学院物理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iOBr/BiVO4
薄膜
浸渍法
光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999X
65-1263/N
大16开
新疆伊宁市解放西路448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