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3C模型、DS3C模型对1KeV电子入射氦原子(e,2e)反应中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进行了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以及垂直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影响,并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种屏蔽效应对散射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贡献可以忽略;而在垂直平面内,这些效应对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结构存在较强影响;另外,末态出射电子与靶核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散射平面内和垂直平面内截面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电子垂直入射电离氦原子碰撞机理的理论研究
DS3C模型
垂直入射
屏蔽效应
碰撞机理
激光场中量子散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研究
(e,2e)反应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准静态过程模型
跃迁矩阵元
屏蔽效应对氦原子(e,2e)反应中二重微分截面和单微分截面的影响*
DS3C模型
二重微分散射截面
单微分散射截面
屏蔽效应
1 500 eV入射下氦原子的电子碰撞双重微分散射截面测量
双重微分散射截面
广义振子强度密度
一阶Born 近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KeV电子入射单电离氦原子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屏蔽效应 散射平面 垂直平面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1-898
页数 8页 分类号 O562.5
字数 44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17.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敏福 皖西学院实验实训教学管理部 21 56 5.0 6.0
2 吴兴举 皖西学院原子分子与光学应用研究中心 29 25 3.0 3.0
3 张穗萌 皖西学院原子分子与光学应用研究中心 35 38 3.0 4.0
4 杨欢 皖西学院实验实训教学管理部 18 23 3.0 4.0
8 邢玲玲 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 16 12 2.0 2.0
9 刘向远 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 25 3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屏蔽效应
散射平面
垂直平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