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逆波束形成较常规波束形成有较好的方位分辨力,但其旁瓣较高,为抑制旁瓣并进一步提高阵增益和方位分辨力,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逆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设计自适应滤波器对虚拟阵列进行加权,提高阵增益和方位分辨力.理论分析表明自适应逆波束形成能够抑制旁瓣和噪声,阵增益较常规波束形成和逆波束形成提高约3 d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逆波束形成的旁瓣降低,阵增益和方位分辨力提高,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自适应逆波束形成具有良好的方位分辨能力和目标检测能力,从而验证了其抑制旁瓣、提高方位分辨力和阵增益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基于幅度响应约束的稳健自适应宽带波束形成
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
宽带
波束指向误差
幅度响应约束
空间响应偏差
采用幅度响应约束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波束形成
鲁棒性
多径相干信号
幅度响应约束
一种稳健的波束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波束域
自适应波束形成
特征分解
信号子空间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
双层圆阵的自适应零点波束形成
双层圆阵
均匀圆阵
基于特征空间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多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MCMVB)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性约束自适应逆波束形成研究
来源期刊 应用声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逆波束 自适应 阵增益 方位分辨力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27
字数 4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84/j.issn.1000-310X.2017.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良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58 4.0 6.0
2 杨晴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逆波束
自适应
阵增益
方位分辨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声学
双月刊
1000-310X
11-2121/O4
16开
北京海淀北四环西路21号
2-5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9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