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呼吸流量换能器与传统呼吸运动记录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对分别用3种方法(呼吸流量换能器、剑突固定法、腹带法)获得的各种因素(吸入CO2、增大无效腔、注射乳酸、剪断迷走神经)干预呼吸后的呼吸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给予各项干预因素后,3种方法记录的呼吸曲线幅度都较正常呼吸曲线幅度有所增大,但呼吸流量换能器所记录的呼吸曲线幅度要显著大于传统方法(剑突固定法及腹带法)所记录的呼吸曲线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量换能器测得各种因素干预后的呼吸曲线幅度的可靠性及精确性显著高于传统呼吸运动记录方法.
推荐文章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排痰中的应用现状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
排痰
护理
综述
呼吸困难评级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困难评级
呼吸系统疾病
护理评估
效果观察
高仿真模拟人在呼吸系统案例综合分析中的应用
高仿真模拟人
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
案例分析
代谢组学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呼吸道疾病
生物学标记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诊断,鉴别
综述
代谢组学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吸流量换能器在呼吸系统机能实验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与教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流量换能器 剑突固定法 腹带法 呼吸幅度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3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17.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奔 天津医科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32 117 7.0 8.0
2 徐飞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4 15 2.0 3.0
3 杨娜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4 6 2.0 2.0
4 孙凤仙 天津医科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10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量换能器
剑突固定法
腹带法
呼吸幅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与教育
双月刊
1674-490X
13-1393/R
大16开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3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