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RNAi技术在研究飞蝗功能基因组学方面已经日趋成熟,飞蝗触角中富含有丰富的气味结合蛋白、转运蛋白以及气味降解酶等,这些蛋白在昆虫嗅觉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高效降解这些基因的相关RNAi方法还未知,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RNAi方法对飞蝗触角高表达基因的沉默效率差异变化,以此探索一种高效降解飞蝗触角高表达基因的方法,为后续研究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为从飞蝗嗅觉机制方向设计防控蝗灾的分子靶标奠定基础.[方法]以Lm CYP3117C1基因为目标基因,飞蝗为实验材料,选取飞蝗5龄若虫解剖触角、下颚须、翅、跗足、中肠、马氏管6个组织部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异性.用不同溶剂溶解dsRNA(DEPC水,丙酮和DEPC水(1∶1)混合溶剂,0.1% Triton X-100),分别采用注射法(触角窝注射和腹部注射),浸泡法和涂抹法3种方法干扰靶标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表达抑制情况,研究不同RNAi方法对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影响.[结果]LmCYP3117C1基因在飞蝗若虫6个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在触角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下颚须、翅、跗足、中肠、马氏管的3.78倍、2.10倍、10.84倍、363.48倍、365.16倍.通过在两边的触角窝注射dsCYP3117C1,24 h后飞蝗雌雄虫触角LmCYP3117C1表达量显著降低,雌虫和雄虫沉默效率分别为76.84%和87.51%,但在其他组织部位(下颚须、翅、跗足、其余整虫)基因表达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飞蝗腹部注射dsCYP3117C1,24 h后雌雄虫触角的基因表达水平均发生显著降低,其中雌虫触角沉默效率达68.60%,雄虫沉默效率达61.10%,另外,飞蝗雌虫跗足LmCYP3117C1基因表达量也发生显著降低,但下颚须、翅和其余整虫没有明显变化;飞蝗雄虫下颚须,其余整虫Lm CYP3117C1基因表达有显著降低,翅和跗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将飞蝗触角浸泡于溶于不同溶剂的dsCYP3117C1溶液中(DEPC水、丙酮和DEPC水(1∶1)混合溶剂、含0.1% Triton X-100的DEPC水),分别浸泡1,3,5 min,24 h后检测雌雄虫触角Lm CYP3117C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将dsCYP3117C1分别溶于DEPC水和含0.1% Triton X-100的DEPC水中涂抹飞蝗触角,24 h后发现飞蝗雌雄虫触角LmCYP3117C1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飞蝗触角浸泡法和涂抹法干扰Lm CYP3117C1没有显著效果,腹部注射法对飞蝗触角LmCYP3117C1的沉默效率较低,触角窝注射法可以高效降解LmCYP3117C1,可作为飞蝗触角高表达基因RNAi的主要干扰方法.
推荐文章
注射dsRNA对飞蝗Knickkopf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沉默效率
飞蝗
基因沉默
RNA干扰
dsRNA
Western blot
RT-qPCR
东亚飞蝗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与功能研究
东亚飞蝗
几丁质酶基因
RT-PCR
RNA干扰
飞蝗表皮蛋白 Obstructor 家族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基于 RNAi 的功能分析
飞蝗
表皮蛋白
Obstruct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NAi
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LmCYP6FD3的表达及其在杀虫剂解毒中的作用
细胞色素P450
飞蝗
基因表达
RNA干扰
杀虫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RNAi方法对飞蝗触角高表达基因沉默效率的比较
来源期刊 应用昆虫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触角 RNAi技术 注射法 浸泡法 涂抹法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0-79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17.09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8)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触角
RNAi技术
注射法
浸泡法
涂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昆虫学报
双月刊
0452-8255
11-6020/Q
16开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科院动物所
2-15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