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撕裂与胫骨平台后倾角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治疗177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个月)患者的资料,其中93例纳入本研究,男65例,女28例;年龄21~44岁,平均(32.36±4.50)岁.所有患者受伤时及术前均行MR检查,受伤时MR检查示前交叉韧带断裂且无内侧半月板撕裂,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根据术前MR及关节镜下有无内侧半月板撕裂分为内侧半月板撕裂组和无内侧半月板撕裂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胫骨平台后倾角、性别和侧别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根据10°胫骨平台后倾角大小分别分为胫骨平台后倾角≥10°组和胫骨平台后倾角<10°组,比较胫骨平台后倾角≥10°组和<10°组患者内侧半月板撕裂发生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 93例受伤至手术平均随访时间(8.63±3.74)个月,51例(51/93,55%)术前MR及关节镜下证实内侧半月板撕裂,42例(42/93,45%)无内侧半月板撕裂,两组年龄(t=0.843,P=0.401)、性别(χ2=1.027,P=0.338)、体重指数(t=0.568,P=0.571)、侧别(χ2=0.110,P=0.43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组内侧半月板撕裂患者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具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602,P=0.000);内侧半月板撕裂组平均胫骨平台后倾角10.51°±2.83°,明显大于无内侧半月板撕裂组7.39°±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平台后倾角≥10°组中71.15%(37/52)内侧半月板撕裂,4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胫骨平台后倾角<10°组中34.14%(14/41)内侧半月板撕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7,P=0.000).结论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撕裂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具有相关性,随着前交叉韧带损伤时间增加,伴高胫骨平台后倾角(≥10°)更容易增加内侧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