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非定常传热原理分析了高斯激光光束作用到岩石表面时岩石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应用温度场分布结合热应力方程的方法分别模拟了岩石内部有无内含物时的热应力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激光光束作用相同时间,有内含物的岩石在内含物边缘附近产生的热应力比无内含物的大,即相同的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分别作用到有无内含物的岩石时,有内含物的岩石碎裂的可能性更大.在自然界中大多是含有杂质的岩石,该研究为含有内含物情况下的激光破岩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岩石温度对盘形滚刀掘进参数破岩特性的影响
TBM
盘形滚刀
岩石温度
刀间距
贯入度
颗粒流
激光破岩的物理模型与传热学特性研究
激光钻井
岩石破碎
物理模型
传热学院
研究
激光破岩的物理模型与传热学特性研究
激光钻井
岩石破碎
物理模型
传热学院
研究
钻井高效破岩新进展
钻井
岩石特性
高效破岩
工具
方法
发展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石内含物对激光破岩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 破岩 温度场 热应力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249
字数 3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6/j.issn.1002-4026.2017.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牟海维 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97 259 7.0 10.0
3 罗伟 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12 71 3.0 8.0
9 辛朋辉 东北石油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
破岩
温度场
热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科学
双月刊
1002-4026
37-1188/N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科院路1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3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