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后现代理论的引进与中国后现代话语的生成,这一系列活动的发生是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语境分不开的。确切的说,其本身就构成了中国后现代文学叙事的社会语境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八十年代以来较为宽松的时代背景,时值百废俱兴,而且,经过上一年代精神与物质的极大匮乏,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和需求到了饕餮的程度,那么,我们现在就很难想象频频出现
推荐文章
悖论与反叛——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理性
主体性
后现代的"中国解"?
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
文化
技术
从现代到后现代——全科医学兴起的后现代哲学审视
全科医学
后现代哲学
主体间性
效果历史
关于后现代意识与后现代设计
后现代
意识
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现代之争与“中国问题”
来源期刊 新疆艺术:汉文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7
页数 8页 分类号 I2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春梅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44 6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艺术(汉文)
双月刊
2095-8315
65-1297/J
大16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
58-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