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布鲁菌病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布鲁菌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布鲁菌病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组)患者的资料,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治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牛羊养殖及密切接触是患者感染的重要途径。血培养阳性组以急性期患者多见,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以高热为主。血培养阳性组有4例患者查见脾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心血管系统累及多见。血液学检查结果,血培养阳性组 C-反应蛋白增高者58例(78.4%),明显多于血培养阴性组(50.7%)。血培养阳性的平均培养时间5.7 d(3~12 d),病原菌鉴定均为羊种布鲁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较好预后。结论对于急性期伴有高热的布鲁菌病患者,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可获得较高的血培养阳性率,临床和检验医师需提高对该菌的认识。
推荐文章
30例骨髓转移癌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分析
骨髓转移癌
临床特点
细胞形态学
诊断
抗核抗体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抗核抗体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10例布鲁氏菌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布鲁氏菌病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RA与RA-ILD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临床实验室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液检出布鲁氏菌阳性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16.7
字数 5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551.2017.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峰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45 129 7.0 9.0
2 贾斌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17 88 7.0 8.0
3 朱玥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 21 72 6.0 7.0
4 丁剑冰 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3 16 3.0 3.0
5 甫拉提·热西提 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1 10 1.0 1.0
6 庞盼 基础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1 10 1.0 1.0
7 张跃新 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5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鲁菌病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9-5551
65-1204/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58-100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6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5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