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周新民:我注意到你的文学批评之路始于关于路遥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有较大的不同,返回1980年代的文学现场是最大的亮点。能谈谈研究路遥的初衷是什么吗?为何选择他作为切入点?杨庆祥: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被反复提起,我有时候都觉得有点奇怪。是因为我那篇《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流传'得比较广吗?当然,我前后写过四篇关于路遥的文章,对一个并不以单个作家研究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现场,新伤痕,怎么办?——杨庆祥访谈录
来源期刊 长江文艺评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6.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庆祥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26 311 9.0 15.0
2 周新民 湖北大学文学院 99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文艺评论
双月刊
2096-2460
42-1888/J
16开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38-460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