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对大鼠肾汞蓄积及肾早期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低剂量组[0.29 g· (kg·d)-1]、中剂量组[1.47 g· (kg·d)-1]、高剂量组[(2.9 g·(kg·d)-1],孟根乌苏(水银)炮制品低剂量组[0.033 g·(kg·d)-1],硫化汞组[17.39 mg·(kg·d)-1]、氯化汞组[4.06 mg· (kg· d)-1],氯化亚汞组[7.06 mg· (kg· d)-1],共8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适应l周后,灌胃给药15 d后分别计算肾脏指数,检测大鼠血清尿素、肌酐,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用电感耦舍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肾汞蓄积量;并于实验第7天和第15天,收集24h尿液,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和pH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factor,KIM-1)含量.结果:大鼠连续给药15 d后,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低剂量组比较,氯化汞组、氯化亚汞组大鼠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孟根乌苏-18味丸低剂量组,即临床常用剂量组大鼠肾脏出现了一定的病理损伤,表现为肾小球轻度肥大,肾小管上皮中度肿胀变性;孟根乌苏-18味丸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肾脏也出现了一定损伤,硫化汞、氯化汞、氯化亚汞组大鼠肾病理变化更显著.与正常对照组和孟根乌苏炮制品低剂量组比较,氯化汞组和氯化亚汞组大鼠肾汞蓄积量显著升高(P<0.01);给药7d和15 d后,孟根乌苏-18味丸各剂量组尿蛋白和尿液NAG、β2-MG、RBP和KIM-1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给药7d后,氯化汞组尿蛋白有升高趋势,尿液β2-MG含量显著升高(P<0.01),给药15 d时,尿蛋白有升高趋势,尿液β2-MG、KIM-1含量显著升高(P <0.01,P<0.05);给药7d和15 d后,氯化亚汞组尿蛋白有升高趋势,尿液RBP、β2-MG、KIM-1含量显著升高(均为P<0.05).结论:大鼠连续给药15 d后,孟根乌苏-18味丸肾汞蓄积量和尿液NAG、β2-MG、RBP、KIM-1含量无显著变化.
推荐文章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对大鼠肾脏毒性初步研究
孟根乌苏-18味丸
汞化合物
肾毒性
大鼠
蒙药孟根乌苏-18的临床应用现状
蒙药
孟根乌苏-18
临床应用
孟根乌苏-18味丸对银屑病患者安全性研究
孟根乌苏 -18 味丸
安全性
临床研究
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肾损伤分子-1表达的研究
膜糖蛋白类
肾疾病
顺铂
庆大霉素类
亲环素类
疾病模型,动物
聚合酶链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对大鼠肾汞蓄积及肾早期损伤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 汞蓄积 肾早期损伤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β2-微球蛋白 肾损伤因子-1 大鼠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7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17.01.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婧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 43 166 7.0 11.0
2 佟海英 47 249 9.0 12.0
3 张月 43 136 7.0 9.0
4 范盎然 27 76 4.0 7.0
5 于雪 38 64 4.0 6.0
6 呼日乐巴根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 33 154 7.0 10.0
7 乌吉斯古冷 7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7)
共引文献  (134)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
汞蓄积
肾早期损伤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β2-微球蛋白
肾损伤因子-1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