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空间天气活动机理、机制及规律等方面研究需要,Kuafu卫星计划提出对日冕中性原子进行成像观测.通过分析日冕中性原子观测的科学意义和观测方法,采用编码调制方法进行日冕中性原子成像,并依据科学指标完成了整个仪器初步方案设计和仿真计算.仪器测量的中性原子能量范围为0.5~6 MeV,视场范围为360°×10°.利用高压静电偏转电极板去除测量范围内的带电粒子,仪器由m序列编码调制栅网与硅半导体构成的成像结构及电子学箱共同组成.编码成像方案和仿真计算奠定了日冕中性原子成像观测的技术基础,可为空间天气中长期规律及预报等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推荐文章
中性原子成像仪的定标测试
能量中性原子
全能谱图
能谱半高宽
模数转换阈值
中性原子成像探测的物理设计与仿真
能量中性原子
自旋姿态
环电流
日球层内外能量中性原子的探测
能量中性原子
空间等离子体
遥测
日球层
星际介质
电荷交换
粒子探测器
中性原子的磁导引及其应用
中性原子
磁导引
原子光学
原子光学器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冕能量中性原子编码调制成像方法应用
来源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中性原子 成像观测 编码调制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空间探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8
页数 8页 分类号 V476.4
字数 44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8/cjss2017.03.3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路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1 66 5.0 7.0
2 杨垂柏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3 53 4.0 7.0
3 梁金宝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30 120 6.0 9.0
4 张珅毅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4 34 4.0 5.0
5 曹光伟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5 6 1.0 2.0
6 张斌全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8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性原子
成像观测
编码调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科学学报
双月刊
0254-6124
11-1783/V
大16开
北京8701信箱
2-56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