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子生药学是在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而中药资源学和中药鉴定学又有很多问题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解决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很多中医药院校已将其设置为药学及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本文从开设课程的必要性、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对中医药院校开设《分子生药学》课程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该课程建设逐渐走向成熟。
推荐文章
谈中医药院校临床药学专业的教学与发展
临床药学
中医药院校
教学
《生药学》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课件
生药学
教学
珠子草生药学研究
珠子草
生药学
理化鉴别
关于生药学教学法的研究
生药学
教学方法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药院校开设《分子生药学》课程的建议与设想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分子生药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想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国锦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8 133 8.0 10.0
2 童芯锌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4 3 1.0 1.0
3 侯飞侠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生药学
教学目标
教学设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季刊
1008-8288
51-1576/G4
大16开
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行政楼51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2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