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当代快速发展的高密度城市,人们深感日常生活空间的匮乏,呼唤传统城市那种宜人的活力街道.然而,当人们每天奔波于充满浩荡车流的机动车干道时,不禁要问,人们想要的街道在哪里,到底什么才是理想的街道?文章从分析城市街道的四个特征为切入点(①适合步行②界面限定③功能支持④日常生活),为当代城市的街道做出明确的定义,指出街道是指适合步行行为的(包括步行交通、购物、休闲等日常生活)并与建筑界面具有耦合关系的线性城市公共空间.这一定义点明街道的本质是人流路径与建筑界面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为当代城市机动车干道旁的人行道发展成为具有街道特征的日常生活场,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推荐文章
足尖上的城市街道——哥本哈根城市步行空间序列分析
城市街道
哥本哈根
步行系统
空间序列
基于“人本位”的街道空间活力营造研究
街道
人本位
步行化公共生活
空间活力
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界面与人的行为关系研究
商业步行街
空间界面
行为心理
商业情境
商业空间街道界面与人行为研究
商业街道
人流
街道立面
人情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市街道的本质步行空间路径—界面耦合关系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城市街道 日常生活空间 步行系统 耦合关系 城市设计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街道——一种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复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023|TU984.191
字数 86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 75 6.0 7.0
2 孙彤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5 109 6.0 9.0
3 杜叶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街道
日常生活空间
步行系统
耦合关系
城市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