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对称方酸菁染料在新能源材料和生物标记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合成了3类不同的方酸菁衍生物,化合物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MS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于它们的近红外吸收以及荧光强度等物理性质也做了研究.结果显示,这3种不同的方酸菁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吸收以及荧光特性.循环伏安法的测定,进一步解释了3种化合物近红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的差异.这3种化合物可作为合适的候选化合物,用于生物成像的应用.
推荐文章
光学活性沙丁胺醇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
沙丁胺醇
催化
不对称合成
综述
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醇的合成
氨基酸
手性
合成
不对称酒石酸二酰胺的合成
酒石酸
不对称二酰胺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取代苯胺的不对称方酸菁的合成以及光学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方酸菁衍生物 吸收以及荧光性质 循环伏安法测定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1,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R91
字数 3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晓鹰 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16 55 3.0 7.0
2 王晶晶 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5 11 1.0 3.0
3 刘晓骞 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3 0 0.0 0.0
4 王杰 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4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方酸菁衍生物
吸收以及荧光性质
循环伏安法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