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锂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为2600 W.h/kg,是常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3~5倍,是目前最有可能产业化的下一代二次电池技术之一,因此近年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单质硫与Li2S的低电导率、充放电过程中单质硫的体积膨胀、电化学反应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及最终放电产物的不可控沉积等问题降低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电池的循环寿命,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中,将单质硫与表、界面修饰的碳基材料复合制备出多功能碳/硫复合材料是提高电池性能地有效手段.本文概括综述了近几年来碳基材料的表、界面修饰及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推荐文章
锂硫电池硫基碳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多孔介质
电化学
稳定性
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锂硫电池
硫正极
复合材料
电化学
聚合物
锂硫电池用硫化锂正极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电化学
制备
复合材料
硫化锂正极
锂硫电池
碳纳米材料构建高性能锂离子和锂硫电池研究进展
碳纳米材料
锂离子
锂硫电池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用碳基材料的表、界面修饰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穿梭效应 碳基正极材料 表面修饰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锂硫电池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410
页数 31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10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7.0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魁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9 686 16.0 22.0
2 陶新永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85 6.0 9.0
3 黄辉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5 636 15.0 22.0
4 罗剑敏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0 2.0 3.0
5 袁华栋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8 2.0 2.0
6 金成滨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8 2.0 2.0
7 盛欧微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7)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5)
  • 参考文献(4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9)
  • 参考文献(5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硫电池
穿梭效应
碳基正极材料
表面修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