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2013—2014年在帕米尔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了一批玉髓类珠子,其中包括22颗红玛瑙珠、7颗天珠和44颗蚀花红玉髓珠。本文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观察分析其中出土的红玛瑙珠,尤其是它们的受沁现象在不同倍数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尝试论证玛瑙珠饰出现的复杂多样受沁现象是在久远埋藏过程中发生的次生变化。
推荐文章
中国帕米尔高原禾本科植物资源与利用
中国帕米尔
禾本科
资源利用
东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雪鸡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地位
东帕米尔高原
喜马拉雅雪鸡
mt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地位
中国帕米尔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
分布类型
区系成分
中国帕米尔高原
种子植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析帕米尔高原新近出土玛瑙珠饰的受沁现象——从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玛瑙珠的次生变化谈起
来源期刊 新疆艺术:汉文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1
页数 18页 分类号 K876.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巫新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艺术(汉文)
双月刊
2095-8315
65-1297/J
大16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
58-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