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帕里牦牛的主产区帕里镇的实地调查发现,帕里牦牛主产区帕里镇主要采用“牧主”式经营模式.调查的40户牧主,每户平均5.6口人,平均代牧6.55户,饲养牦牛125.1头.年出售牦牛3.04头(除自食部分),商品牛出栏率15.93%,户均净收入为2.74万元(人均年收入为0.5944元),是外出季节性打工收入(3 680元)的7.4倍和采挖虫草的(8 000元)的3.42倍,可以看出,牦牛养殖是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是目前牛群的生产力低下,在公母比例为1:2.16情况下,年平均繁殖率仅为28.52%,8岁以上牦牛头数占总养殖头数的41.51%,年死亡率达8.4%左右.在出栏的937头中,母牛出栏239头,占出栏总数的25.07%.综合分析,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培育新型牧民、适度控制养殖规模、建立适合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的牦牛产业链环节,是牦牛产业真正发展的突破口.
推荐文章
天祝白牦牛产业发展的思考
天祝白牦牛
产业
思考
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临夏州
牦牛
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中甸牦牛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甸牦牛
体形特征
生产性能
影响牧区牦牛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牦牛
发展状况
制约因素
必要性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帕里牦牛调查数据探讨西藏牦牛产业发展的现状
来源期刊 草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帕里牦牛 西藏牦牛 发展现状 调查数据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823
字数 4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3971.2017.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曲广鹏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26 115 5.0 9.0
2 秀花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8 50 4.0 7.0
3 鲍宇红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21 59 4.0 6.0
4 参木友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16 29 3.0 4.0
5 顿珠坚才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2 3 1.0 1.0
6 廖阳慈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7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里牦牛
西藏牦牛
发展现状
调查数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学
双月刊
2096-3971
51-1777/S
大16开
成都郫县犀浦四川省草原研究院
62-2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2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