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定位微丸体外释放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方法:模拟人体胃肠道pH梯度变化,以迷迭香酸为指标,HPLC测定迷迭香酸在pH 1.0 HCl、pH 6.8 PBS、pH 7.6 PBS三种溶液中的含量.结果:迷迭香酸在pH 1.0 HCl、pH 6.8 PBS、pH 7.6 PBS三种溶液中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325 nm、326 nm;迷迭香酸三种溶液在3.11~124.48 μg/r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精密度RSD均<2%;迷迭香酸在pH 1.0 HCl,pH 6.8 PBS中48 h内较稳定,pH 7.6PBS迷迭香酸对照品溶液不宜长时间放置;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范围内(RSD<2%).结论:HPLC方法专属、灵敏、准确,可用于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定位微丸体外释放度测定.
推荐文章
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夏枯草
有效组分
结肠靶向微丸
体外释药行为
流化床包衣法
正交试验
盐酸小檗碱结肠控释微丸的制备和体外释放测定
盐酸小檗碱
结肠控释微丸
体外释放
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
盐酸小檗碱
微丸
体外释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枯草有效组分结肠定位微丸体外释放度HPLC测定方法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夏枯草有效组分 结肠定位 迷迭香酸 体外释放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06/j.1008-861x.2017.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德生 212 3405 30.0 45.0
2 刘力 92 561 14.0 18.0
3 张建伟 12 17 2.0 4.0
4 陈炯良 4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夏枯草有效组分
结肠定位
迷迭香酸
体外释放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8-861X
31-1788/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4-6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