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系列吡啶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用研究,以得到较高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以2-氯甲基-3-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合成了系列吡啶衍生物;采用琼脂扩散法,以阿莫西林为阳性对照,进行了初步体外抗幽门螺杆菌( Anti-Helicobacter pylori)活性评价.成功合成了2a~2c、3a~3c、4a、5a、6a~6c十一个吡啶衍生物,并经过MS、1H NMR和13CNMR 结构确证,发现化合物2a、6a均有良好活性.由此发现了新型的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吡啶类先导化合物.
推荐文章
新型含哌嗪的噻吩并四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噻吩并四氢吡啶
哌嗪
合成
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
药物
活性化合物
进展
新型布洛芬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
S-(+)-布洛芬衍生物
硫化氢供体
合成
抗炎活性
手性联吡啶衍生物的不对称合成
联吡啶
α-氨基酸
开环反应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啶衍生物合成及抗幽门螺杆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吡啶衍生物 先导化合物 幽门诺杆菌 合成 阿莫西林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14
字数 49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z).2017.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一敏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56 178 8.0 10.0
2 钟猛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15 3.0 3.0
3 丁锐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6 21 3.0 4.0
4 林华鑫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1 3 1.0 1.0
5 宋欣沛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3 3 1.0 1.0
6 邹远军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4 6 2.0 2.0
7 王锐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啶衍生物
先导化合物
幽门诺杆菌
合成
阿莫西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98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108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