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2011年,项目组通过收集历史资料、采集水样、室内检测和鉴定,明确了红枫湖水华形成的藻类种类为蓝藻门、色球藻目、色球藻科、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并结合野外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和数据分析,探讨了红枫湖水华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推荐文章
贵州红枫湖水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分析
富营养化
蓝藻水华
红枫湖
巢湖蓝藻水华形成原因探索及"优势种光合假说"
蓝藻水华
优势种
光合生理生态学
优势种光合假说
巢湖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机制与控制对策
太湖
蓝藻水华
暴发机制
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方法
蓝藻
卫星监测
多源数据
太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枫湖蓝藻水华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
来源期刊 贵州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红枫湖 蓝藻 水华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Q179.1
字数 523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龙汉武 19 44 4.0 5.0
2 向立容 15 25 3.0 4.0
3 李峰 11 39 4.0 6.0
4 秦红超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7)
共引文献  (16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枫湖
蓝藻
水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科学
双月刊
1003-6563
52-1076/N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陕西路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