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广泛分布于西南丘陵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油菜/玉米轮作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以期为秸秆在农业生产上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CS)、生物质炭还田(BC)、秸秆+促腐剂还田(CSD)和秸秆1∶1配施生物质炭还田(CSB)均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氮(SMBN)、磷(SMBP)含量,其中以CSD处理的微生物量碳、磷最高,分别比CK(单施化肥)增加了46.32%,94.09%;CSB处理的微生物量氮最高,其次为CSD处理,分别达到了104.47,104.14 mg/kg.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而言,除BC处理外,其他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提高了63.26%~189.46%,其中CSD处理最高,达72.74 mg/kg;与CK处理相比,秸秆不同还田方式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但4种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磷(DOP)均有提高,特别是CSD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磷的提高效果最佳.与CK处理相比,秸秆不同还田方式降低了土壤DON/TN,但有效提高了SMBC/SOC(除BC处理),其中CS和CSD处理的提高效果显著,同时CSD处理的DOC/SOC和SMBN/TN值最高,分别达到了0.49%和7.66%.秸秆不同还田方式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与CK处理相比,各处理的油菜和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3.37%~7.01%和1.49%~3.92%,其中以CSD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因此,油菜/玉米轮作下西南丘陵山区紫色土最优的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促腐剂还田,该还田方式下活性有机质含量最高,有利于提高土壤生产力.
推荐文章
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解吸特征
紫色土
可溶性有机碳(DOC)
吸附
解吸
活性铝
活性铁
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碳氮的影响
菌渣化肥配施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可溶性碳
可溶性氮
土壤可溶性无机磷对微生物生物量磷测定的干扰
微生物生物量磷
可溶性无机磷
干扰
4种熏蒸剂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土壤熏蒸
氯化苦
1,3-二氯丙烯
二甲基二硫
威百亩
可溶性有机氮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紫色土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可溶性有机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微生物量 可溶性有机质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72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58.3
字数 7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5.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明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67 2857 28.0 44.0
2 王子芳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9 1005 17.0 30.0
3 黄容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5 325 10.0 16.0
4 田冬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240 8.0 11.0
5 吕盛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7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8)
共引文献  (949)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5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3(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4(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7(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2(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3(4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4(26)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微生物量
可溶性有机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