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索不同物料还田方式对中低产田砂质潮土的改良效果,在黄淮海平原麦玉轮作区典型砂质潮土上进行了连续6季的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全量秸秆翻耕还田(TS),秸秆等碳量的生物炭(TB)及半量秸秆半量生物炭配合翻耕还田(TSB),全量秸秆免耕覆盖还田(NTS)和半量秸秆半量生物炭配合免耕覆盖还田(NTSB),共5种还田方式.结果表明,与常规秸秆翻耕还田(TS)相比,生物炭翻耕还田(TB)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玉米各个生育期土壤水分和pH值,有机质含量提升了16.4%,但TB处理的土壤大团聚体降低了21.2%和微生物数量降低了16.1%;翻耕秸秆配合生物炭还田(TSB)除了显著降低了大团聚体数量,对其余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免耕模式下的秸秆还田(NTS)和秸秆生物炭配施(NTSB)分别在玉米生长的喇叭口期和收获期显著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耕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有效降低砂质潮土分形维数,对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改善,其中NTSB有机质含量提升了14.9%和微生物数量增加了53.7%,对砂质潮土改良效果更好.总体来说,短期内用等碳量的生物炭替代秸秆翻耕还田更多的表现为物理的掺混效应,虽能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能有效改善砂质潮土的物理结构及生物性质,一半秸秆用生物炭替代还田对该类土壤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的改良效果也不显著,而免耕条件下秸秆配合生物碳还田效果最佳,可为砂质潮土的改良提供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秸秆还田方式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微生物结构
微生物功能
多样性
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耕作方式
深翻
深松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特征
秸秆
生物质炭
发酵床垫料
Biolog生态微平板
秸秆不同方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还田方式对砂质潮土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免耕覆盖 砂质潮土 秸秆还田 生物炭 土壤团聚体 细菌16S rDNA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65-36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6041807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燕来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11 1956 23.0 40.0
2 汪强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0 682 15.0 24.0
3 文倩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3 98 6.0 9.0
4 李慧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0 420 12.0 19.0
5 李培培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2 126 7.0 11.0
6 熊伟东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20 2.0 4.0
7 吴传发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4)
共引文献  (46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96)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3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免耕覆盖
砂质潮土
秸秆还田
生物炭
土壤团聚体
细菌16S rD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