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预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刀盘的疲劳寿命,本文对其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研究.以某水利工程的刀盘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子模型技术的有限元法分析复杂应力状态下刀盘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并给出了不同裂纹参数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为刀盘裂纹扩展寿命的预测提供输入条件.分析表明,当裂纹位置角为45°或135°时,裂纹尖端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对结构损伤最严重;形状比对KI值影响最显著,形状比越大,尖端KI值相差越大,在深度方向的扩展趋势也越强;KI、KII及KIII值均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裂纹尖端最深处以张开型扩展形式为主,而表面点则是3种开裂形式并存.
推荐文章
工程结构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工程结构
断裂力学
有限单元法
应力强度因子
热解炭涂层Ⅰ-Ⅱ复合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人工心瓣
热解炭
I-II复合型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2.25Cr-1Mo复杂应力状态下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复杂应力状态
裂纹扩展速率
当量J积分范围
温度
应力场强计算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研究
应力强度因子
应力场强
裂纹
缺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杂应力状态下TBM刀盘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来源期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TBM刀盘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复杂应力状态 子模型技术 裂纹形状比 疲劳寿命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3-63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H113.1
字数 40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90/jheu.2016031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吉彬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58 318 9.0 15.0
2 孙伟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8 1214 16.0 28.0
3 练国富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7 108 4.0 9.0
4 凌静秀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2 13 2.0 3.0
5 杨晓静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8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BM刀盘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复杂应力状态
子模型技术
裂纹形状比
疲劳寿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月刊
1006-7043
23-1390/U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
14-11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543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