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颅中窝进路植入点的精确定位及其可行性.方法:成人整颅标本行植入点定位,并对相关测量项进行测定,然后确定植入点的精确定位;通过1例成人女性尸头标本行模拟手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沿岩浅大神经延长线,在距面神经裂孔3.10 mm±0.88 mm处确定“O”点(“O”点位于膝状神经节窝),再以“O”点为原点,确定与岩浅大神经夹角为97.85°±5.38°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然后依据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做距其1.58 mm±0.41 mm的平行线,后再做距岩浅大神经5.47 mm±0.95 mm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点即为植入点(“Z”点).植入点与面神经沟的距离仅为0.67 mm±0.15 mm,最小值甚至为0.00 mm,而面神经沟的下部即蜗神经管,并且蜗神经管比面神经沟更为凸前,在植入点开窗极易损伤蜗神经起始段.通过模拟手术验证,用以上植入点确定方法,行开窗,不能保证进入耳蜗底转上部,更不能保证准确进入前庭阶,并有损伤蜗神经的可能.结论:颅中窝进路人工耳蜗植入点选择,不能在不磨除颞骨岩面骨质的情况下行精确定位.手术时应以面神经裂孔为定位点,先确定岩浅大神经与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然后磨除距两者1.00 mm平行线夹角内区域的骨质,尽量轮廓出耳蜗底转上部,颜色呈蓝线时,靠蓝线后部行植入点定位开窗,这样既可以将电极准确植入耳蜗底转,又可以因不暴露岩浅大神经管内段和面神经迷路段,避免其损伤.
推荐文章
人工耳蜗植入经颅中窝入路的相关解剖
耳蜗植入术
颅中窝入路
面神经
岩大神经
人工耳蜗植入进路的评价
耳蜗植入
手术,伴乳突切开
手术,不伴乳突切开
幼儿人工耳蜗植入面神经隐窝的应用解剖学
幼儿
人工耳蜗植入
面神经隐窝
应用解剖学
颅中窝径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解剖学
耳蜗
耳蜗植入术
颅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耳蜗颅中窝进路植入点
来源期刊 解剖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颅中窝进路 植入点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88,196,封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33.2017.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海龙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形态学研究室 54 144 6.0 9.0
2 王刚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1 36 4.0 5.0
3 朱元良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0 15 2.0 3.0
4 赵仿 重庆铜梁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1 2 1.0 1.0
5 向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耳蜗
颅中窝进路
植入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
1001-1633
31-1285/R
大16开
上海翔殷路800号第二军医大学
4-38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0083
相关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