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各种不道德事件不断发生。这促使人们思考,人为什么会做坏事?做了坏事后又如何摆脱内疚和自责?班杜拉提出过道德推脱的概念,试图以此解释这一潜在的心理过程。道德推脱是指通过分离个体行为与其内在的道德标准,从而使行为主体避免因违反道德标准而进行自我制裁。道德推脱属于道德心理层面的问题,道德心理影响道德行为。有关道德推脱影响道德行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道德推脱与反社会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二是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
推荐文章
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榜样的失落与重构
社会转型期
道德榜样
偶像
媒体接触与青少年道德发展
媒体
青少年
道德发展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
思想道德
建设
性别、人性态度与青少年移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性别
移情
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
人性态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少年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
来源期刊 教育科学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青少年道德 亲社会行为 道德标准 道德行为 行为关系 道德事件 心理过程 个体行为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1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人炳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65 1021 17.0 31.0
2 刘珊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24 121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少年道德
亲社会行为
道德标准
道德行为
行为关系
道德事件
心理过程
个体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科学文摘
季刊
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455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