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结构的五甲川菁荧光染料常被用于近红外荧光探针,其灵敏度高,但光稳定性不理想.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中位引入电子给体对氨基苯或对羟基苯的五甲川菁染料,研究了取代基对光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具有氨基和羟基电子给体的染料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飞秒瞬态吸收实验证明,氨基降低了菁染料分子的激发态寿命,光稳定性与激发态寿命成负相关,同时染料能较好地定位于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这对设计高耐光牢度的新型菁染料探针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NH2自由基电子激发态荧光寿命的理论计算
NH2自由基
Renner-Teller效应
荧光寿命
新型不对称五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及光稳定性能研究
五甲川菁染料
荧光标记
光稳定性
吸收光谱
荧光量子产率
金属络合染料光稳定性研究进展
金属离子
染料三重态
能量转移
光稳定性
新型水溶性不对称五甲川菁染料的合成、光稳定性及蛋白质的荧光标记
五甲川菁染料
光稳定性
荧光标记
牛血清白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甲川菁线粒体荧光探针:光稳定性与激发态寿命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学科
关键词 菁染料 光稳定性 激发态寿命 生物成像 线粒体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5-1043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N032017-00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孝军 98 774 13.0 23.0
2 樊江莉 33 175 7.0 12.0
3 杜健军 8 9 2.0 3.0
4 龙飒然 3 0 0.0 0.0
5 黄海桥 1 0 0.0 0.0
6 李明乐 3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菁染料
光稳定性
激发态寿命
生物成像
线粒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