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几何光学和菲涅耳公式(Fresnel formula),在楔形聚光器的横截面上推导出楔形聚光器的几何聚光比、光线接收范围、透明材料的折射率、楔形顶角四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聚光器的反射面,提出了一种新型楔形聚光器.这种聚光器的反射面是由一部分平面、一部分抛物面组成,使折射到抛物面上的光线直接被反射到出射面上,从而提高楔形聚光器的聚光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楔形顶角相同,透明介质相同且折射率为1.5时,在透射率大于90%的条件下,新型楔形聚光器的聚光比可比普通楔形聚光器提高约28%,但聚光均匀性有所下降.实验测试结果也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总体而言,对于低倍光伏聚光系统,聚光均匀性要求不高,新型楔形聚光光伏组件具有较好的聚光性能及能量输出性能,具有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电测技术在大型蝶式光伏发电聚光器上的应用研究
应力
应变
电测技术
蝶式聚光器
强度
测试
聚光和非聚光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实验比较
聚光
太阳能电池
伏安特性
光伏发电系统
点聚焦透射式菲涅尔聚光器的光热性能
太阳能
菲涅尔聚光器
光学性能
光学效率
热力学
模型
基于MIDAS/Gen的槽式聚光器结构模态分析
槽式聚光器
模态分析
有限元方法
MIDAS/Gen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光伏楔形聚光器的聚光性能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楔形聚光器 几何聚光比 反射抛物面
年,卷(期) 2017,(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435
字数 5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碧芬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25 288 9.0 16.0
2 陈美园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6 57 3.0 6.0
3 吴小龙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4 汪婧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4 4 2.0 2.0
5 杨晴川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6 郭银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 4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楔形聚光器
几何聚光比
反射抛物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