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增殖包层作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的核心部件,承载着能量转换和氚增殖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之前增殖包层设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氦冷陶瓷增殖(Helium Cooled Ceramic Breeder,HCCB)包层的概念设计.为评估电磁载荷对HCCB包层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借助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计算了在等离子体主破裂时包层中产生的感应涡流、洛伦兹力和力矩.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获取了包层中产生的等效应力和形变位移.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电流指数衰减时,HCCB包层模型上产生的最大等效应力和形变位移满足包层结构设计的要求,同时模拟分析结果也为未来的包层结构优化以及支撑结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推荐文章
CFETR氦冷陶瓷增殖包层中子学分析
托卡马克
蒙特卡罗
中子学
基于RELAP5的CFETR氦冷陶瓷增殖包层模块热工安全分析
RELAP5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
氦冷
包层模块
热工安全
事故
电磁加速等离子体喷涂技术的原理分析
爆炸力学
电磁加速等离子体喷涂
冲击波
等离子体电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FETR氦冷陶瓷增殖包层在等离子体主破裂时的电磁结构耦合分析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 氦冷陶瓷增殖包层 等离子体主破裂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核能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7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L62
字数 46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9/j.0253-3219.2017.hjs.40.0606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云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120 587 12.0 17.0
5 刘素梅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29 105 7.0 8.0
6 王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 22 114 5.0 9.0
7 雷明准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15 17 2.0 3.0
8 裴坤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5 3 1.0 1.0
9 鲁明宣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9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
氦冷陶瓷增殖包层
等离子体主破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