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话本文学在宋代崛起,成为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由雅而俗,由起步到渐趋成熟的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由于这种叙事文学样态是在古代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的多样化媒介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其叙事模式势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媒介印记. 对于话本文学的叙事特征,目前学界已经产生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王昕、罗小东、杨义、范道济、马珏坪等人的专题论文从不同侧面对话本的叙事模式进行了概括,刘凤芹、楼含松、纪德君等人的文章多方位地探讨了话本叙事策略的诸多共性,而夏明宇则从较为新颖的角度对话本的叙事空间特点进行了捕捉.(1)而朱迎平、于姚军等人也在著述中对宋代出版印刷与通俗文学兴起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但目前看来,全面地讨论媒介对话本叙事的影响的研究尚有不足.本文拟以话本文学中小说一类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类文学作品叙事之中体现出的媒介影响略作补充.
推荐文章
苏童小说的叙事策略
苏童
永恒变化
流动视角
叙事换位
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叙事视角研究
儿童叙事视角
儿童本体世界
成人世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宋代话本小说叙事的媒介特征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宋代话本 小说叙事 叙事文学 叙事模式 媒介影响 对话 专题论文 中国传统 研究对象 研究成果 叙事特征 叙事策略 文学作品 通俗文学 时代特征 社会环境 空间特点 出版印刷 文学中 多方位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18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斯琦 吉林大学文学院 28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宋代话本
小说叙事
叙事文学
叙事模式
媒介影响
对话
专题论文
中国传统
研究对象
研究成果
叙事特征
叙事策略
文学作品
通俗文学
时代特征
社会环境
空间特点
出版印刷
文学中
多方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