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 65例接受CAPD患者,根据其服用降压药物不同分为ARB(缬沙坦)组(A组)和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组(B组)两组,两组降压目标均为≤140mmHg/90mmHg,每间隔6个月定期至门诊随访,共随访24个月,即入选时(T0)、6个月(T6)、12个月(T12)、18个月(T18)、24个月(T24).于随访各时点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肌酐、脑钠肽、尿量、超滤和肌酐清除率及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心胸比等,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观察To、T12和T24时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压变异率并通过一系列计算获取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结果 与基础值T0比较,降压治疗第18个月后两组LVMI均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T6、T12、T18和T24时点LVMI显著降低(P<0.05).与各组基础值比较,治疗后心胸比值下降(P<0.05);A组T12、T18和T24时点心胸比和脑钠肽值较B组相应时点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T12和T24时间点24h收缩压变异、24h舒张压变异和动脉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5).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A组(5.4%)显著低于B组(11.6%).结论 ARB能促进其CAP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消退,降低血压变异和动脉硬化指数,可减少因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发生率.
推荐文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拮抗剂
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肥厚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内皮素
pd142893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受体-1
血管紧张素受体及其拮抗剂与肾脏病关系
肾脏病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受体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分析
腹膜透析
老年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质量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消退作用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左心室肥厚 动脉硬化指数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
字数 35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7.01.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左心室肥厚
动脉硬化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