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湿陷性黄土由于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若涵洞地基处理措施不当或处理深度不够,往往容易引起涵洞下沉开裂等病害.从对青海东部4条高等级公路黄土区内408座涵洞的调查结果来看,病害率较高,发生病害的涵洞共379座,病害率达92.9%,涵洞病害主要表现为浸水淤积导致的涵洞下沉、涵节错位及路面开裂等.根据现场调研的情况及规范的要求,以青海民小公路为依托,采用不同桩间距灰土挤密桩处理涵洞地基,开展现场试验对涵洞沉降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涵洞沉降远小于换填垫层处理的涵洞沉降,而两种桩间距灰土挤密桩沉降差异较小,建议桩间距取值为1.0m ~ 1.2m;且涵洞进出口铺砌的施工措施应予以加强.
推荐文章
钻孔挤密桩处理强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湿陷性黄土
钻孔挤密桩(DDC工法)
复合地基
原体试验
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地基处理
湿陷性
挤密桩
复合地基
荷载实验
承载力
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挤密桩
浸水试验
灰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检测结果分析
灰土挤密桩
湿陷
地基处理
载荷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区公路涵洞挤密桩地基处理研究
来源期刊 青海交通科技 学科
关键词 黄土 涵洞 地基处理 挤密桩 换填垫层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道路桥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0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189.2017.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房建宏 79 266 9.0 13.0
2 徐安花 62 242 9.0 13.0
3 孙润东 9 23 3.0 4.0
4 王毅 3 2 1.0 1.0
5 李凌云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
涵洞
地基处理
挤密桩
换填垫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交通科技
双月刊
1672-6189
63-1047/U
大16开
青海省西宁市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