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平面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双平面机器人导航辅助内固定分为2组:导航辅助手术组及非导航辅助手术组.按照患者性别、年龄、骨折Garden分型的对应关系进行配对入组,共64例患者纳入研究.导航辅助手术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51~68岁,平均(59.4±5.6)岁;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7例,Ⅲ型14例,Ⅳ型10例.导航非辅助手术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53~70岁,平均(59.1±4.9)岁;Garden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18例,Ⅳ型8例.64例患者均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对两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空心钉置入后更换次数、空心钉置入时间、出血量、术后正侧位X线片上任意两枚空心钉之间的角度及每枚空心钉与股骨颈轴线之间的角度、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导航辅助手术组及非导航辅助手术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平均(10.1±2.9)s和(36.8±7.5)s,透视次数分别为平均(11.4±3.2)次和(43.9±11.0)次,导针钻孔次数分别为平均(3.9±1.1)次和(18.5±3.2)次,空心钉置人后更换次数分别平均为(0.4±0.6)次和(1.O±0.7)次,出血量分别平均为(29.4±14.7) ml和(50.2±17.1) ml,空心钉置入时间分别平均为(28.8±7.3) min和(43.8±7.9) min,术后正侧位X线片上空心钉之间的角度分别平均为:正位3.1°±1.1°和7.3°±1.2°,侧位2.9°±1.0°和4.4°±2.3°,空心钉与股骨颈轴线之间的角度分别平均为:正位4.4°±1.6°和7.5°±1.7°、侧位4.9°±1.6°和8.0°±1.3°,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平面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并且在降低术中X线损害及缩短空心钉置入时间、减少术中损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