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旨在筛选烈性噬菌体,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病害防控增加新的选择.以副溶血弧菌Vp13为宿主菌,通过二层琼脂平板法筛选,分离到了2株烈性噬菌体SX-2和SX-F.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利用DNase I、RNase A、Mung Bean Nuclease和HindШ酶进行噬菌体核酸类型鉴定,并对噬菌体的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进行了测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SX-2核衣壳头部长约110 nm,宽约50 nm,尾部长约150 nm,宽约10 nm,为典型的复合体制;SX-F核衣壳呈正六边形,长约为56.86 nm,宽约50.74 nm,未观察到尾部,推测为正二十面体对称;核酸测定结果显示两者均为线性双链DNA.依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九次报告,SX-2符合肌尾噬菌体科特征,SX-F符合盖噬菌体科特征.噬菌体SX-2和SX-F对85株弧菌裂解结果显示:噬菌体SX-2能够裂解23株副溶血弧菌和1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噬菌体SX-F能够裂解19株副溶血弧菌和1株溶藻弧菌.SX-2和SX-F的最佳感染复数均为0.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SX-F的潜伏期约10min,裂解期约70min,裂解量为116.2;噬菌体SX-2的潜伏期小于10min,裂解期大约70min,裂解量为209.3.两株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表明SX-2与SX-F均为烈性噬菌体,这为进一步探讨噬菌体防治技术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副溶血弧菌及其噬菌体vB_VpS_PG08的分离鉴定
副溶血弧菌
噬菌体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三株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
AHPND致病型副溶血性弧菌烈性噬菌体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副溶血性弧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在即食虾中的应用
噬菌体
副溶血性弧菌
抑菌
即食对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株副溶血弧菌烈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
来源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烈性噬菌体 形态结构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3-79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945.1+2
字数 61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41/2017.9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1)
共引文献  (29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溶血弧菌
烈性噬菌体
形态结构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生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0-3207
42-1230/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水生所 (武昌东湖南路7号)
82-32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