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桥梁支座损伤对于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有很大影响.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连续T梁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通过模态试验进行验证,从而对连续T梁桥支座损伤的量化分析进行研究.提出利用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对公路连续梁桥支座进行损伤识别.数值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损伤支座处的高斯曲率模态相关性系数与其它支座位置处的差异明显,可实现损伤定位;支座损伤越严重,相关系数下降越多,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则可实现对支座损伤程度的识别.最后通过实测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推荐文章
基于参数离散化的梁式桥损伤识别方法
参数离散化
损伤识别
梁式桥
全面损伤识别指标
精准损伤识别指标
梁桥结构损伤系统识别
梁桥
挠度
系统识别
损伤识别
小浪底库区公路桥连续梁桥损伤识别
曲率模态
损伤识别
连续梁桥
小浪底库区
基于倾角影响线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
桥涵工程
简支梁桥
倾角影响线
损伤识别
差值
曲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连续梁桥支座损伤识别方法
来源期刊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连续梁桥支座 损伤识别 自振频率 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 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8,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43.36+1
字数 4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霞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5 16 3.0 4.0
2 狄方殿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14 34 3.0 5.0
3 朱亚洲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续梁桥支座
损伤识别
自振频率
高斯曲率模态相关系数
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双月刊
2095-0985
42-1816/TU
大16开
武汉珞瑜路1037号
870150-6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7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82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