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后发生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急诊重症监护室连续收治的行P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33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组(92例)和对照组(24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分析PPCI术后发生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7.7% (92/332).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组单支血管病变、罪犯血管位于左前降支、罪犯血管未完全闭塞比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5% (29/92)比46.7% (112/240)、25.0%(23/92)比57.1% (137/240)、26.1% (24/92)比38.8% (93/240)、(0.99±0.22) mmol/L比(1.06±0.28) mmol/L],罪犯血管位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术中发生无复流、术中发生血压下降和术中使用手动血栓抽吸装置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6%(53/92)比32.5% (78/240)、17.4%(16/92)比9.6%(23/240)、15.2%(14/92)比6.7%(16/240)、18.5% (17/92)比4.6% (11/240)、81.5%(75/92)比63.3%(152/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罪犯血管为左回旋支(比值比=3.822,95%置信区间:2.093~6.977)和右冠状动脉(比值比=3.798,95%置信区间:1.609 ~8.960)、术中发生血压下降(比值比=4.719,95%置信区间:1.951 ~11.417)、术中发生无复流(比值比=2.563,95%置信区间:1.130 ~5.810)、术中使用手动血栓抽吸装置(比值比=2.095,95%置信区间:1.099 ~3.995)可作为预测PPCI术后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罪犯血管为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术中发生血压下降、术中发生无复流、术中使用手动血栓抽吸装置是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再灌注心律失常
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
尼可地尔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缓慢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2.2
字数 42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17.03.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树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97 1778 23.0 32.0
2 李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 34 210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2)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05)
二级引证文献  (53)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