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蓝藻水华为富营养化湖泊制造了大量有机物,这些藻源有机物的分解影响了水体中的营养盐循环.通过室内模拟附生细菌(A),附生细菌与游离细菌(AF),及附生细菌与底泥细菌(AS)三个实验组作用下蓝藻颗粒有机物(POM)在黑暗条件下长期(132天)分解过程,监测颗粒态有机碳(POC)、氮(PON)、磷(POP)、硝酸盐(NO3–)、磷酸盐(PO43–)、溶解性有机碳(DOC)等浓度的变化,揭示蓝藻颗粒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盐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降解过程中,叶绿素a(Chla)浓度在培养第28天时降低至最低水平,在三个实验组中Chla分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平均分解速率为:(0.15±0.06)mg/(L·d).而POC,PON,POP的分解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分解大都在28天以内,而后为缓慢降解,且分解速率明显低于Chla,平均分解速率分别为(0.03±0.03)mg/(L·d),(0.04±0.05)mg/(L·d),(0.03±0.02)mg/(L·d),且呈现随着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三者之间及其在三个实验组之间的分解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A、AF、AS三个实验组中,POC的最大分解量分别为82.30%、81.90%、63.14%;PON的最大分解量分别为92.85%、91.68%、73.27%;POP的最大分解量分别为93.50%、91.25%、70.11%,表明了POC的转化量小于PON和POP,AS实验组中POM的分解量最低,说明了底泥微生物对藻源有机物具有较低的分解量.此外,随着藻源有机物的降解,水体中NO3–、PO43–、DOC的最大值出现在Chla完全降解之后,分别是初始值的2.36倍、2.13倍、2.64倍,说明了藻源颗粒有机物的分解将显著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盐.
推荐文章
不同土壤培肥措施下农田有机物分解的生态过程
农田
有机物分解
土壤生物
生态过程
营养盐负荷对浮游植物水华影响的模型研究
生态模型
浮游植物
营养盐负荷
水华
渤海
渤海中部营养盐赋存形态季节变化及其对营养盐库的影响
渤海
营养盐库
转化
营养盐比值
季节间变化
水华蓝藻对鱼类的营养毒理学效应
蓝藻粉
蓝藻细胞
微囊藻毒素
营养毒理学
鱼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华初期蓝藻颗粒有机物在不同菌群作用下分解释放营养盐的过程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微生物 分解 营养盐 太湖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3
页数 9页 分类号 X524
字数 53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7.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繁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2479 27.0 47.0
2 卢亚萍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 127 7.0 11.0
3 杨燕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4 1.0 2.0
4 黄亚新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4 1.0 2.0
6 张小倩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14 3.0 3.0
7 施丽梅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9)
共引文献  (658)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蓝藻水华
微生物
分解
营养盐
太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