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以生、制药材为切入点,对不同产地何首乌及制何首乌药材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并分析药材外观性状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期已经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4批不同产地、性状的生、制何首乌药材为样品,同时测定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3种活性成分,并观察记录药材外观性状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及蒽醌类成分含量明显不同.生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含量明显高于制何首乌,但是游离蒽醌类成分难以检测出,而制何首乌中可检出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蒽醌.制何首乌性状特征与活性成分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 制何首乌外观颜色浅,丝络明显,其中含有的二苯乙烯苷较多,但大黄素含量较低;若颜色深,丝络不明显,则二苯乙烯苷含量较低,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
推荐文章
何首乌生长特性与栽培技术探析
何首乌
生长特性
栽培
何首乌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何首乌
天然产物
棉铃虫
杀虫活性
大黄、虎杖、何首乌止血作用的比较研究
大黄
虎杖
何首乌
止血作用
凝血时间
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质量及差异研究
何首乌
功效组分
二苯乙烯苷类
游离蒽醌类
结合蒽醌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产地何首乌及制何首乌药材活性成分含量与性状分析
来源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何首乌 制何首乌 药材 质量评价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年,卷(期) 2017,(1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实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2.7
字数 3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连莉 3 6 2.0 2.0
2 王焱 13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何首乌
制何首乌
药材
质量评价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卫生职业教育
半月刊
1671-1246
62-1167/R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60号
54-8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965
总下载数(次)
49
总被引数(次)
781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