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自愿者式同伴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服药依从性、TNR达标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入院时均参与医务人员举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活动,在此基础上,出院后观察组接受社区志愿者同伴提供的指导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测量值(INR)达标情况、抗凝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服用抗凝药物完全依从性(37.50%)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观察组依从比例(79.17%)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观察组INR达标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观察组抗凝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的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伴教育有利于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服药依从性,利于INR的达标,减少抗凝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形式.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社区管理依从性分析
心房颤动
社区管理方案
依从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区志愿者式同伴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心脑血管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社区志愿者 同伴教育 心房颤动 依从性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8-1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1.7
字数 26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6x.2017.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仁云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2 14 2.0 2.0
2 熊章津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1 9 1.0 1.0
3 张苗苗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老年医学科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社区志愿者
同伴教育
心房颤动
依从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脑血管病防治
双月刊
1009-816X
33-1252/R
大16开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5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