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1阶和2阶模式下的非连续性相位L型天线的超表面阵列特性,采用异常透射的散射场理论,设计了一种L型天线结构,控制天线的几何参量,选取阵列单元组,使得其覆盖相位超过2π.并根据不同的拓扑荷 ,设计1阶和2阶涡旋相位板,产生不同阶数涡旋光束.结果表明,用太赫兹线偏光垂直入射时,天线单元垂直偏振透射方向的模拟仿真效率达到55%左右;相位覆盖0~2π和0~4π时,其线性阵列的异常透射角不同,分别为-14.7°和-30°,其结果与广义斯涅耳定理一致.此研究对太赫兹涡旋光束的器件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60GHz低损耗宽带的超表面天线阵列
超表面
间隙波导
毫米波天线阵列
低损耗宽带
基于双开口谐振环超表面的宽带太赫兹涡旋光束产生
太赫兹
超表面
宽带
涡旋光束产生
光电导太赫兹天线及其研究进展
太赫兹
光电导天线
几何结构
评述
基于反射超表面产生太赫兹涡旋波束
太赫兹
涡旋波束
宽带
超表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超表面天线阵列产生太赫兹涡旋光束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散射 太赫兹 超表面 异常透射 涡旋光束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物理与激光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4-64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6.2
字数 2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7.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05 1089 17.0 23.0
2 李瑶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6 89 5.0 8.0
3 莫伟成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1 5 1.0 1.0
4 杨振刚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2 112 6.0 10.0
5 王可嘉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5 150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散射
太赫兹
超表面
异常透射
涡旋光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