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开口谐振环单元结构超表面的太赫兹宽带涡旋光束产生器.该结构由金属-电介质两层构成,位于顶层的是基于双开口谐振环单元结构的超表面,底层为介质层.对单元结构阵列进行数值仿真,圆偏振的入射光可以被转换成相应的交叉偏振透射光,通过旋转表层金属谐振环,可以控制交叉偏振透射光具有相同的振幅和不同的相位.这些单元结构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可以形成用以产生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的涡旋相位板.以拓扑荷数1和2为例,设计了两种涡旋相位板,数值分析了圆偏振波垂直入射到该涡旋相位板生成交叉圆偏振涡旋光束的特性.结果表明,在1.39—1.91 THz的频率范围内产生了比较理想的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且透过率高于20%,最高可达到24%,接近单层透射式超表面的理论极限值.
推荐文章
基于反射超表面产生太赫兹涡旋波束
太赫兹
涡旋波束
宽带
超表面
利用超表面天线阵列产生太赫兹涡旋光束
散射
太赫兹
超表面
异常透射
涡旋光束
基于谐振环的太赫兹宽带偏振转换器件研究
谐振环
宽带
太赫兹
偏振转换
基于金属开口环阵列的太赫兹各向异性超材料
太赫兹
超材料
金属开口环
各向异性
偏振转换
双折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双开口谐振环超表面的宽带太赫兹涡旋光束产生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太赫兹 超表面 宽带 涡旋光束产生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5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8.201821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国忠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50 751 16.0 26.0
4 周璐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6 2 1.0 1.0
7 李晓楠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赫兹
超表面
宽带
涡旋光束产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